【寰宇新聞網/綜合報導】
北市府為了宣傳臺北大縱走活動,使用了二備金支應了相關費用,被議員質疑為何是使用二備金,且比當時拆除忠孝橋的費用還要多?17日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作出回應,她說,二備金的運用都會提到市長室討論,若是局處所提出來預算不夠,才會由二備金支付,而對於整體宣傳的預算來說,臺比比起其他縣市還算是小兒科。
北市府記者會中提問,有關臺北大縱走的部分,現在議員質疑市府花了1580萬元來做宣傳,比當時拆除忠孝橋的金額還要多,其中有800萬元預算是二備金部分,想請問為什麼不是觀傳局來編列預算,以及為什麼金額高達1580萬元?觀光傳播局主秘蕭君杰回答說,當時府內跨局處開會討論之後,大地處是步道的主管機關,相關的設施與狀況是大地處比較清楚,所以會議決議由大地處拍攝這個影片;黃珊珊也說,所有的二備金都會到市長室會議討論,相關的內容是局處提出來的預算額度不夠,所以才動用二備金。觀傳局也是有它自己的業務,但相關宣傳經費是各局處自行編列,像上次談到防疫經費各局處都有出,宣傳部分也是要各局處由他們的經費提撥,統一由觀傳局處理,但不是編在觀傳局。她說,大地處如果編的預算不夠,也只能動用二備金,而不會拿觀傳局的預算給大地處,這是預算科目的問題,但重點是,當時是市府認為有需要才會這樣編列。
黃珊珊補充說明,臺北大縱走是臺北市很大的特色,但是知道的民眾其實並不多;第二個,希望國際觀光客能夠到臺北來深度旅遊,臺北的旅遊景點其實相當多,大縱走可以串聯整個南北,但是每次大家來臺北只有看看101、故宮,市府希望多元,讓大家看到臺北的美,臺北是少數有山的地方,就在身邊卻沒有很親近。上次有個專家說,紐約沒有山、東京沒有山,臺北是非常特殊多元的城市,應該把山納入臺北的美,不是只有建築物、相關的歷史文化,還有山景跟山的文化。包括市長也非常致力宣傳大縱走,也希望讓大家知道說,整個步道接連起來,可以走遍整個臺北;預算的部分,跟其他縣市宣傳預算比,臺北還是非常小兒科。
媒體於記者會中提問,大縱走活動舉辦多年,為什麼工務局大地處不先自己編列預算,為什麼要用二備金?如果副市長還是市議員的話,市府這樣動用二備金可以接受嗎?黃珊珊強調,她到市府上班七個月,市長二備金控制非常嚴格,她沒有參加會議,但她相信二備金的討論一定是在府級層級,而且相當完整才會動用二備金。此外,大家都說市府宣傳不夠力,都說沒有做相關市政宣傳,因為市府沒有做相關廣告或業務配合。以她當議員角度來說,市府這五年的行銷預算,是以前的九牛一毛。按照郝市長、馬市長以前的宣傳預算,那才叫天文數字。如果這筆錢是國際宣傳、政策行銷,好的話是值得的;上次市府去辦自來水博物館紀錄片,就非常值得,因為如果沒有把臺北市的歷史留下來,把相關事情做起來,市民可能都不知道有這樣的地方。針對大縱走,她當議員時候,也沒那麼清楚,經過市長大力宣傳後,才知道說可以這樣體驗臺北市。對她來說,臺北市的行銷宣傳預算真的不夠,包括防疫預算也不夠,還請各局處幫忙府級宣傳,為什麼?因為很多媒體、網路還在說柯文哲市長什麼時候都沒做,這是必須要改善的,適度的市政行銷跟市民溝通是有必要的。但說花多少錢?如果效益不高,市府要檢討,議員要監督也接受,就是公開透明,但跟其他政府比起來,北市佔比是相當低的,還常常被罵說沒有好好宣傳。
(圖片來源 : 資料照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