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寰宇新聞網/綜合報導】
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,9月21日也被訂為國際失智症日,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上午,特地出席衛生局舉辦的臺北市失智症照顧成果發表記者會暨海報展,幫所有投入失智症照顧的民眾和團體加油打氣,也呼籲公私協力來共同努力解決失智症人口攀升的課題。
臺北市長柯文哲致詞時指出,九月是國際失智症月,9月21日又被訂為國際失智症日,根據統計資料,臺灣目前罹患失智症的患者有29萬人,估計到2060年,臺灣將有85萬的失智人口,主要原因是年紀愈大,失智症的比例愈高,臺灣已是一個高齡化社會,因此在可見的未來,臺灣失智症患者會愈來愈多,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問題。
面對這個龐大的問題,柯文哲指出,必須在臺灣社會建構一個照顧失智者的系統,但他也強調,這不可能全然靠政府,所以第一,要建立公私協力的系統;第二,在政府單位要做好跨局處的整合,因為要照顧失智症患者,不僅是單一局處的事情,從民政局、社會局、衛生局到勞動局,要想辦法做跨局處的整合。
柯文哲也提到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走向社區化、在地化。他認為,醫院在失智症的照顧上,尤其是急重症患者,當然還是很重要,但整個失智症的照護還是要走向社區化、在地化,因此如何佈建照護據點,都是各界要共同去思考的問題。
柯文哲表示,臺北市是臺灣第一個創建失智者行動照顧站概念的城市,也希望能把這些成果推廣到全國,讓更多失智症家庭能享受這個制度帶來的好處,尤其今天來到現場的很多都是跟失智症照護系統有關的人員和團體,他非常感謝大家積極投入失智症的照顧工作,也因為有大家的投入,讓臺灣整個失智症照護的網絡變得更完整。
(圖片來源 : 台北市政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