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寰宇新聞網/綜合報導】
中國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昨(12)日清晨6點38分,發生5.1級地震(美國地質調查所(USGS)公布為芮氏規模4.7),震源深度僅10公里,甚至於連北京市區也可感受到震度。中國官方指出,此起地震為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的餘震,在主震發生後44年,餘震再度襲來。官方也強調證實,唐山大地震的餘震會持續上百年。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對此表示,「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個正常的起伏。雖然已經過了這麼多年,但當時震級比較大,再加上唐山本身的地質構造,造成了餘震起伏。」
中國地震台網中心(CNEC)地震預報部總工程師蔣海昆指出,初步研究顯示,餘震活動持續時間實際上和「地震構造加載速率」相關,「構造加載速率」越快,餘震衰減越快。中國東部和西部相比,唐山地區地質構造「加載速率」非常慢,因此唐山大地震的餘震持續時間也非常長,會持續上百年。
中國官方指出,在這起規模5.1地震之後,陸陸續續發生的後續地震均在規模3以下,依照中方掌握的情資顯示,不會再出現更大的餘震,唐山市應急管理局也與河北省地震局預報中心開會,分析後得出的結論為,近期不太可能再出現規模5以上地震,餘震活動平均將在規模4左右。
據悉,於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.8秒,河北省唐山市發生芮氏規模7.8地震,震源深度僅12公里,屬於極淺地震源。當地水電、交通、通訊全部中斷,建築物瞬間化整為零、灰飛煙滅。據當時統計,約有超過24萬人死亡,另有16萬多人重傷。
(示意照片:翻攝Unsplash)